全部文章分享

  • View More IMG_20210206_120623.jpg
    新北市違建相關資訊

    COPY-「不分年份即報即拆」 新北拆除頂加套房

    最新消息都在TVBS新聞http://news.tvbs.com.tw/life/news-640...​
    大台北地區有不少「頂樓加蓋」,空間「約定」讓頂樓住戶使用靠的是「默契」,而不是白紙黑字,不動產業者就說,因為頂樓是消防安全跟逃生的一環,基本上不能蓋滿,實務上只要遭舉報,都必須拆出一條通道,甚至像水錶、水塔這些設施,都是其他樓層住戶「私權」的範圍,頂樓屋主也必須尊重。
  • View More IMG_20210206_120623.jpg
    新北市違建相關資訊

    「不分年份即報即拆」 新北拆除頂加套房

    最新消息都在TVBS新聞http://news.tvbs.com.tw/life/news-640...​
    大台北地區有不少「頂樓加蓋」,空間「約定」讓頂樓住戶使用靠的是「默契」,而不是白紙黑字,不動產業者就說,因為頂樓是消防安全跟逃生的一環,基本上不能蓋滿,實務上只要遭舉報,都必須拆出一條通道,甚至像水錶、水塔這些設施,都是其他樓層住戶「私權」的範圍,頂樓屋主也必須尊重。
  • View More IMG_20210206_120615_1.jpg
    台北市違建相關資訊

    226戶違建先喊拆 頂層加蓋屋主「挫咧等」

    台北市政府喊拆226戶違建,但其實從衛星地圖來看,台北市的老舊公寓,幾乎密密麻麻、全蓋滿了頂樓加蓋。房市專家認為,這波拆除行動,首先衝擊的就是頂樓加蓋的房價,因為以後沒人敢買,多出10%到20%的價格就會被打回原形。而且當4樓頂樓加蓋吸引力降低,屋主參加都更的意願就會提高,也將順勢加速都更推動。
    最新消息請到TVBS新聞 http://news.tvbs.com.tw/entry/560969
  • View More IMG_20210206_120610.jpg
    新北市違建相關資訊

    新北違建強拆! 首波2案索近120萬拆除費

    轉載自東森新聞【東森新聞YouTube】想得到最新消息都在東森新聞
    新北市議會7月通過「強制拆除違建收費自治條例」,針對危害公共安全、占用公有地等違建,將優先拆除,16號展開首波行動,兵分二路到淡水和鶯歌,針對兩棟違章建築,將各自收取75萬和44萬元的拆除費用。
  • View More IMG_20210206_105857.jpg
    台北市違建相關資訊

    北市違建年拆五千件,違建就是違建沒有合法只有暫緩拆除

    以寸土寸金的台北市來說,不少老舊公寓最高樓層都附有頂樓加蓋,「買一層使用兩層」的感覺,吸引不少投資客進場搶件,改裝成隔間出租套房,因此,附有頂樓加蓋的公寓物件,不僅搶手,售價也是居高不下。不過,這幾年頂加大火意外頻頻登上版面,民國104年,台北市政府宣示要拆違法的頂樓加蓋,首波目標瞄準民國83年12月底以前蓋好的「既存違建頂加」,讓頂樓加蓋從房市寵兒,瞬間變成房市毒藥,然而108年之後,頂加買氣似乎開始回升,為何有人買房子專挑頂樓加蓋的公寓?
  • View More IMG_20201006_171655.jpg
    台北市違建相關資訊

    台北市違建強制拆除收費自治條例

    舉例一般頂樓加蓋之加強磚造建築物15坪拆除費用計算如下:
    15坪約計49平方公尺
    49*900=44100元
    加計5%行政費用=500元
    總計=44600元
    超過30日未繳可以強制執行。
    收費標準方面,將依照構造類別及拆除面積(每平方公尺)計算,例如鋼骨造1720元、鋼筋混凝土1050元、加強磚造900元等,若因構造、拆除工法或其他特殊情形所需費用較高,依實際費用收取,營建廢棄物也由所有權人自行處理。
  • View More IMG_20201111_124407.jpg
    新北市違建相關資訊

    新北市議會三讀!影響公安5大類違建 強制拆除並收費

    2020/07/16 18:26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歷經15年、6度叩關,新北市議會今天三讀通過「新北市強制拆除違章建築收費自治條例」,針對5大類、20項影響公共安全的重大違建,將強制收取拆除費用,預計8月中旬前公告實施,但一般民生案件不在此限,仍由市府編列預算支應。

    市府違章建築拆除大隊表示,新北市累積至2019年待拆違建高達18.7萬件,鑑於拆除預算及人力有限,每年僅可執行約1.3萬件,為使行政資源有效利用,市府自2005年起6次將「強制拆除違章建築收費自治條例」草案送至新北市議會審議,盼落實使用者付費原則,避免全民替少數民眾的違規行為埋單。

    拆除大隊指出,「新北市強制拆除違章建築收費自治條例」上路後,涉及「公共安全及社會治安」、「公共交通及消防救災」、「公共衛生及市容觀瞻」、「農地保育及竊佔公有土地」、「配合檢調廉政等單位拆除」的5大類別20項違建,拆除費用將由違建行為人負擔,若逾期未繳納,將移送行政執行署強制執行。

    舉例一般頂樓加蓋之加強磚造建築物15坪拆除費用計算如下:
    15坪約計49平方公尺
    49*900=44100元
    加計5%行政費用=500元
    總計=44600元

    收費標準方面,將依照構造類別及拆除面積(每平方公尺)計算,例如鋼骨造1720元、鋼骨鋼筋混凝土造1400元、鋼筋混凝土1050元、加強磚造900元等,若因構造、拆除工法或其他特殊情形所需費用較高,依實際費用收取,營建廢棄物也由所有權人自行處理。

    工務局長詹榮鋒表示,新北市每年編列3500萬元預算拆除違建,以2019年公安執行拆除的29案為例,多數為賭場、竊占國有地、屢拆屢蓋等重大案件,拆除總金額約180萬元,僅占總預算的5%,雖然法案通過對於挹注市庫效果有限,但具有嚇阻作用,避免新違建產生,未來會滾動式檢討,循序漸進將其他類別納入法規。



    此條例一通過,打電話隨報隨拆
  • View More IMG_20210112_151935.jpg
    新北市違建相關資訊

    有關違章建築「經強制拆除後重建」之違建人,可能有何法律責任?

    發佈日期:2019-07-01
    發佈單位:新北市政府違章建築拆除大隊
    類  別:法制類
    詳細內容:

    (一)依據建築法第95條規定,依本法規定強制拆除之建築物,違反規定重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二)準此,違章建築經本大隊強制執行拆除後,經發現有拆後重建情事者,除針對違建部分優先強制執行拆除外,亦將違建人移送管轄地檢署法辦 ,追究其刑責。
  • View More 20190806-Yichun-miracle-baby-David-Ramos-Getty-Images-600x400.jpg
    相關新聞議題

    50年的車子你敢開嗎?如果不敢開那50年房子你敢住嗎?對於地震來時你還在賭你的生命嗎?

    台灣多數老宅禁不起強震...這個地區若發生6.3以上地震,恐4000棟倒塌! 轉載自財訊


    去年12月10日晚間9時19分發生規模6.7地震,是今年最大地震,國家級警報大響!今(11)日凌晨2時15分再度發生規模5.6餘震,嚇壞不少民眾。專家提醒,台北地區屋齡超過30年的老宅,占比約37%,大家都忽視了台灣禁不起強震的老宅問題。


    國家地震中心研究顯示,一旦發生規模6.3以上的地震,台北地區恐會有4000棟房屋倒塌!但專家更悲觀,畢竟台北已有超過百年沒有發生規模4.5以上的地震,讓大家都忽視了老房子的耐震度。



    近日不論國內外,地牛大翻身愈趨頻繁!尼泊爾發生芮氏規模7.9的大地震,威力是當年台灣921地震的2倍,首都加德滿都面目全非,死亡人數逾6000人。根據國家地震中心研究顯示,一旦發生規模6.3的地震,台北地區恐會有4000棟房屋倒塌!

    擁有逾30年結構工程經驗、曾任中華民國結構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的曾慶正就直言:「94.7萬戶的雙北市老宅,倒掉一半都有可能!」事實上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全台住宅存量約812萬戶,屋齡超過30年的老宅,占比約37%,凸顯台灣禁不起強震的老宅問題。
     

    台灣多數老宅 禁不起強震

    面對地震的潛在風險,現任台灣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結構技師事務所負責人戴雲發表示,應該先檢視自家房屋結構,若有相關疑慮,最好能盡快找專家檢測,探詢補強辦法。消費者若近來有購屋需求,則可遵循以下7大心法,以確保財產生命安全。

    方法一》選擇建物方正的住宅。條件相同的建物耐震係數,歷經相同的地震規模時,正方或長方形建物受力搖晃的情況會比凹型狀、凸型狀以及L型等這類不規則形的建物輕微,造成內部結構受損的機率也相對較低。

    方法二》挑選外觀石材較少的住宅。近來許多建案為了訴求質感、展現美觀以利銷售,喜歡在外牆貼上大理石等石材,其實全棟的石材材質,會讓整棟建築物重量增加,當地震來臨時,受地震力搖晃的程度比一般大樓還要來得大,反而使得總體結構受地震力變形的機率大增。

    方法三》台北應避開總樓層數於8至16樓的大樓住宅。每個縣市,甚至是每個行政區,都會因當地的地質差異而有其自然頻率(振動週期),像是花蓮因其地質較堅硬,自然頻率就相對高(振動週期比較短);台北盆地則因地質軟弱,自然頻率就比較低(振動週期比較長),當地震波傳達時,會以該地盤的自然頻率來震動建築物。

    加上每棟房子因高度等設計不一,都有屬於自己的振動週期,當建築物的振動週期與地盤的振動週期接近時,就容易產生共振現象,放大地震力,搖晃力也會放大,加劇地震所帶來的傷害。

    以過去的地震經驗對照台北盆地來概估,與地震週期接近的房子大約是在總樓層數8至16樓的大樓(當然每棟房子還會因其設計不一而有所不同),因此反而像台北101,在地震來襲時因不易產生共振,相對安全。

    一樓打通、海砂屋不耐震

    方法四》一樓打通做店面不耐震。地震發生時,整棟建築物受應力最大之處正是1樓,故1樓也是支撐整棟房屋的重心。當一樓隔戶牆被打除、少了牆的支撐;以及外牆去除、變成毫無抗震力的大片落地窗,一遇地震,整棟樓就容易陷入危險。

    印證在日本阪神地震和國內的921大地震上,多數1樓為做店面而被2戶併1戶、打通的房屋,以及三角窗店面、透天騎樓等,的確有嚴重的倒塌情況。所以買房時,最好是能挑選由正面看去,從頂樓到一樓有完整一面牆的建築物,相對安全。

    方法五》挑高住宅支撐力道相對弱。「挑空設計」是樓中樓住宅的特色,有時1、2樓有梁,到了3樓就挑空變成夾層,接著4、5樓有梁,6樓又是夾層,強震時,沒有梁的夾層抗震力量軟弱,就容易倒塌;加上挑高的設計,比一般高度的住宅減少很多樓地板和梁柱,支撐力自然不如未挑高的房子。

    方法六》陽台外推破壞房屋結構均勻性。專家表示,許多民眾為了增加使用空間,選擇將陽台的牆敲掉向外推移,事實上敲掉該牆會破壞房屋結構均勻性,倘若翻推後是加上一整道水泥牆面,負重會使得其破壞力更加劇。

    方法七》海砂屋比你想像得多,耐震效果差。一棟房子最基本的安全就是按圖施工、未偷工減料,海砂屋即是黑心建商下的產物。海砂屋並不一定指混入海砂的建築物,而是氯離子含量偏高的建築物。當氯離子含量偏高,對鋼筋的腐蝕性會增加,使得混凝土強度降低,容易造成水泥塊剝落,影響房屋安全結構,縮短房屋耐用年限。

    曾慶正指出,過去大量使用海砂蓋房子的年代持續了將近15年,是一個年代的特殊產物,沒有浮上台面的房子不勝枚舉,10棟內可能有9棟都是,所以買中古屋碰上海砂屋的機率,比你想像還高!而且幾乎全台都淪陷,要避免買到此類房子可看室內有無在屋頂樓板加做一層甘蔗板或天花板,或者是看大家都不太會出錢維護的公設,有無出現頂板混凝土塊剝落、橫梁的水平裂縫以及柱子的垂直裂縫。
  • View More 未命名.png
    台北市海砂屋專區
  • View More 12.jpg_1140x855.jpg
    台北市海砂屋專區

    台北市海砂屋可以強制鑑定嗎?鑑定完後可以拆除嗎?

    睽違3年,北市府今(5)日終於再度強拆第4件有公共安全疑慮的海砂屋!

    根據統計,目前北市已公告列管「須拆除重建」海砂屋計有52件,其中有高達28件、占比約53%,自公告日起滿3年尚未自行拆除。

     

    都發局已針對這28件會同專業公會現場勘估,其中1件位於大度路三段的海砂屋已於今日強制拆除外,另有2件分別位於天母東路21巷、松山路的海砂屋判定必須進行「強制鑑定」。這兩件後續經強制鑑定符合建築法第81條「傾頽朽壞而有危害公共安全」要件,即依法執行拆除。

     

    位於北投大度路3段193號至203號的一排連棟老公寓,在104年3月被臺北市政府公告列管為「須拆除重建」海砂屋,都發局也在108年9月會同三大公會強制鑑定,判定認為已達到建築法第81條「傾頹或朽壞而有危害公共安全應予拆除」的要件,經建管處通知屋主限期今年元月底前自行拆除都沒有結果,都發局今天上午援引「建築法」強制拆除,過程順利完成。



    該棟危險海砂屋是在民國70年完工,地上4層、地下1層,共計24戶。5年前經臺北市建築師公會、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鑑定為「須拆除重建」海砂屋,市政府也公告列管,並通知屋主限期停止使用及自行拆除。在公告列管期間,也曾多次發生無預警天花板崩塌事件,居住安全堪憂。
    台北市政府建管處統計,北市須拆除重建的海砂屋共有52件、3204戶,首例強拆案件是104年進行,建築物地點坐落天母,之後又在104年、106年強拆第2、3件海砂屋,分別是大同區大龍國宅、內湖聯邦合家歡社區,因海砂屋強拆需進行鑑定、公告列管、給予屋主自行拆時間等程序,所以直到今天才執行第4件。

     

    都發局局長黃景茂表示,考量海砂屋的結構狀態,會隨時間經過而每況愈下,因此建管處自108年9月起,針對全市列管「須拆除重建」逾3年尚未自行拆除的海砂屋,會同建築師、土木及結構技師三大公會進行現勘評估,凡有潛在結構危險者,即主動強制鑑定,若經鑑定已達「傾頹或朽壞而有危害公共安全應予拆除」要件者,即行強制拆除,以保障公共安全 。

     

    黃景茂表示,依法令規定,經公告「須拆除重建」的海砂屋,申請拆除重建得享有30%容積獎勵,並補助拆除費用每戶20萬元。但應於公告日起2年內停止使用,3年內自行拆除,且自公告後第6年起,每年折減容積獎勵5%。

     

    都發局為了積極輔導該類建築物能及早拆除重建,已於107年11月16日完成「臺北市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善後處理自治條例」之修法,放寬海砂屋重建涉及停車空間及建物高度檢討標準,也在107年12月28日修訂「臺北市畸零地使用自治條例」規定,免除重建基地可不受畸零地限制,並允於111年12月24日前依建築法規定申請建造執照或依都市更新條例規定申請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報核者,仍可享有30%容積獎勵。

     

    黃景茂說,已將臺北市19處「須拆除重建」的海砂屋,依法迅行劃定為更新地區,讓土地及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僅須整合至二分之一以上的都更同意門檻,即可申請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或權利變換計畫報核,並透過行政協助縮短海砂屋都更改建時程。
    2020-03-05 15:02

    梁任瑋 焦點新聞 臺北市政府都發局建管處 轉載自今周刊
     
  • View More 圖片12.jpg
    都更法規資訊

    關於都更的各種條例

    都更不是只有一種法條一種方式,民眾可依據基地條件選擇符合的條例方案來申請!
    重點是若真的有更新的意願,要把握時機保住逐年遞減的獎勵值~